2022年10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结构完整性联盟主办、长沙理工大学承办的2022国际结构完整性学术研讨会(202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Integrity, ISSI2022)在长沙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捷克、荷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在线上或线下参加会议,围绕重大基础设施的结构完整性(Structural Integrity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这一主题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展示了结构完整性领域科技工作者的最新科研成果,是结构完整性领域的一次国际学术盛会。
10月15日上午,2022国际结构完整性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杨卫教授,原长沙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教授亲临现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机集团总工程师陈学东,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教授,日本东北大学Hideo Miura教授,日本立命馆大学Takamoto Itoh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在线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中国结构完整性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致开幕词,长沙理工大学校长曹一家教授致欢迎辞,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胡永乐教授、副校长刘朝晖教授以及长沙理工、湖南大学等单位代表现场参会。本次会议执行主席、长沙理工大学能动学院院长陈荐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涂善东院士指出,重大基础设施涉及油气储运、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等一系列工程系统及装置,其失效或破坏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整个产业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至关重要。在工业文明史上,相关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损失。为确保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人们必须立足从微小材料缺陷到工程结构大规模坍塌的失效科学,并发展相关技术预防失效。
ISSI2022邀请了来自中国、新加坡、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本领域14位著名专家学者在5个串行会场做特邀报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杨卫教授作题为“Solids in nano-scales - extreme strength and elasticity”的报告,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Huajian Gao教授作题为“Engineer metals with internal interfaces for enhanced mechanical performance”的报告,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吕坚教授作题为“Multiscale mechanics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additive manufactured materials”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教授作题为“Status and challenge of oil and gas storage tank detection technology”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教授作题为“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of new durable asphalt pavement”的报告,日本东北大学Hideo Miura教授作题为“Strain-induced acceleration of the degradation of the crystallinity around grain boundaries in stainless steels under creep loa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的报告,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叶林教授作题为“Desig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for impact mitigation”的报告,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佳政教授作题为“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nti-icing technology for power grid”的报告,日本原子能机构Yinsheng Li教授作题为“Structural integrity assessment of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nuclear power plants”的报告,NDT&E主编、英国纽卡斯尔大学Guiyun Tian教授作题为“RFID sensors-based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structural integrity”的报告,NDT&E International主编、英国布里斯托大学Bruce Drinkwater 教授作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ultrasonic array imag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ructural integrity assessment”的报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阿尔伯塔大学Hongbo Zeng院士作题为“Probing reversible noncovalent molecular interactions toward developing multifunctional soft materials and surfaces”的报告,湖南大学史才军教授作题为“Design of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or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s”的报告,河北工业大学书记、原校长韩旭教授作题为“Multi-source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propag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mechanical structures”的报告等。本次会议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会报告直播在线点击量超过3万次。
大会开幕前的10月14日,大会举办了以“科研基金申请经验交流”为主题的ISSI2022专题讨论会。讨论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天津大学陈旭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朱明亮教授、贾云飞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殿印教授、天津工业大学梅云辉教授、湖南大学王晓钢教授等6位知名学者或青年人才介绍了科研基金申请经验,分享了基金项目支持下的研究成果。涂善东院士对本次讨论会进行点评并对青年学者寄予期望。讨论会由联盟秘书长温建锋主持,长沙理工大学100余名师生现场参会,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名科研工作者在线上参会。
10月16日举行并行会场报告。会议共邀请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Rolf Sandström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Kamran Nikbin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分校Jian Wang教授、英国思克莱德大学Haofeng Chen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Bo Chen教授、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Qiang Xu教授、美国质量学会会士Jianhua Zhou博士、美国阿拉巴马大学Jiaze He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栾伟玲教授、孙彬涵特聘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牛焱教授、李微教授、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吴桂毅教授、天津大学郭翔副教授、张喆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王小威副教授、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吴学仁教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张延辉教授、上海材料研究所李光福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裘进浩教授、空军工程大学何宇廷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吴圣川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朱顺鹏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马玉娥教授、温志勋教授、中山大学马显峰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刘秀成教授、武汉工程大学郑小涛教授、山东大学熊清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宋淼副教授、申岩峰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杨杰副教授等32名专家作并行会场邀请报告。本次会议收到国内外单位投稿论文267篇,内容涉及到能源动力装备的安全性评价、关键基础设施的耐久性与可靠性设计制造等多方面内容。会议开设了32个分会场进行交流,199位报告人做口头报告,36位报告人做了海报展示。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相关议题开展深入的交流与讨论,超过990人次在线参会和参与研讨。
10月17日上午大会闭幕式上,联盟秘书长温建锋宣读了本次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奖和最佳海报奖获奖名单。涂善东院士做大会总结报告,点评了部分重要学术报告,梳理了本次报告的关键词,凝炼了本次学术会议的创新点,指出了重大基础设施的结构完整性领域的发展方向。之后,英国结构完整性联盟首席技术顾问John Sharple介绍了ESIA17/ISSI2023的会议计划。据悉,下一届会议将由中国结构完整性联盟和英国结构完整性联盟共同举办,时间为2023年5月23至25日,地点为英国索尔福德(Salford, UK)。最后,ISSI2022执行主席陈荐教授致告别辞,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闭幕。
本次会议以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完整性为主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重大油气装备、电力设备、交通道路、核电关键设备、航空发动机、化工装备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和学术前沿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有效地推动我国在重要装备和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与寿命预测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对促进我国重大基础设施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和国际合作交流具有积极意义。